时值隆冬,站在湖南隆回县花瑶山寨小沙江镇原天华石材矿区,沐浴着冬日暖阳环顾四周,处处青山披盛装,层林尽染笑颜开,淙淙溪流淌弦乐,飞鸟欢歌舞蓝天,一幅幅绝美山水和谐共生画卷尽收眼底。
曾几何时,这里响彻着轰隆隆的机器噪音,空气中漂浮着刺鼻的粉尘,青山被挖开,植被遭毁坏,呈现的是一个个灰白色的“伤疤”......仅仅一年多时间,小沙江石材企业采矿区与加工区,通过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采矿区重新披上绿装、尾矿区变成了绿茵茵的草坪、石材生产厂房改建成了生态绿色产品金银花等深加工车间......
为何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邵阳市委常委、隆回县委书记王永红一语破的:首要的是切实深化了环境保护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以抓铁有痕的有力手段抓紧环保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踏石留印的过硬举措抓好产业转型与升级,推动县域经济高水平发展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小沙江镇位于隆回县西北部,地处雪峰山脉中段东麓,平均海拔1350米,属于高寒山区,原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境内多山,这里蕴藏着大量“结构均匀、质地坚硬、色泽优美”的建筑石材花岗岩。为利用这些石材资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小沙江地区从2010年开始,先后引进天华、海雅达、国隆、闽磊、恒达、新康等6家石材开采加工公司,并相继投产。
这些石材企业初始投资约1.78亿元,后来固定资产增加到逾3.65亿元;矿山和社会运输车辆达560余台;满负荷生产就业人数超过2500人,人均年工资达5万元左右。小沙江的石材开采加工公司虽然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村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一些短期作用,但对原有山地植被、溪流和地质结构等造成了破坏,存在粉尘、噪音等污染,加之加工废水外排对周边河道造成污染,给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威胁。
根据上面讲述的情况,隆回县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多次对这些石材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采取了行政执法行动,适时提出了整改要求。2018年,国家长江办将“小沙江采石场污水外排,导致河流跨界污染”,作为长江经济带18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向隆回县交办。湖南省委原书记杜家毫、现任省委书记许达哲都格外的重视,多次批示,多次安排督查组赴现场督查督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等先后深入小沙江生态修复区现场指导和督办,对隆回县雷厉风行落实上级指示给予高度肯定。
隆回县委、县政府对办好这件环保大事极为重视,以坚定的政治站位,进一步深化环保认识,切实树牢绿色理念,认真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狠抓“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一江四水”等重大环保方针政策的落实,以铁的手腕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明显问题整改。以最强决心、最大力度、最硬措施、最快速度,全力推进小沙江石材企业关闭退出工作。
为此,隆回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王永红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军任第一副指挥长的关闭退出工作指挥部;设立了关闭退出、污染防治、生态恢复等6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由一名县委常委牵头。指挥部、县委常委会议多次专题学习习生态文明思想和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一系列指示、批示,制定了《隆回县小沙江石材开采加工公司关闭退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书、时间表。各工作组制定了相应推进方案,将工作任务明确到具体人员、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
“关闭退出牵涉多方利益,工作难度很大。”关闭退出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罗晓光说。他将牵涉到的利益群体归纳为“万、千、百、十”(即有上万名相关受益人员、逾千名务工人员、百名股东、十名核心大股东)。其中,仅新康石材加工厂就有37个股东,且股东成员复杂,有当地村民将责任山地入股的,也有贫困户员工将工资转为股本的。“可以说,石材加工公司的关闭退出,影响到千家万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简单一关了之。”罗晓光恳切地说。
“把石材厂都关了,以后的生活来源在哪里?我们一家人靠什么养活?”从石材厂一开办就靠运输石材养家的胡师傅谈到关停石材厂,话语中充满了对以后生活的迷茫。那么,我们到底是要短期利益?还是要长远发展?是靠破坏生态环境吃“子孙饭”?还是依靠保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呢?当时,新旧两种发展理念,在群众中发生了激烈交锋。
“我们一定要让企业股东、当地村民、运输车主等利益关联群体转变思想观念。真正树立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只要有了绿水青山,就不愁引不来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一些当地干部谈起攻打这场硬仗,就深有感触。
于是,各工作组兵分多路,下沉到村民家中、工地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有关人员的所思所想,分别多次召开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参加的会议,宣传生态文明思想、阐明生态保护的意义,与大家细算一笔笔生态帐和经济账。在恳切交流和推心置腹的座谈中,大家终于形成共识:石材产业必竟不是长远之计,迟早要退出,而且迟退出不如早退出。
为做好石材企业大股东的思想工作,隆回县委书记王永红,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军,坚持打头阵、攻难关。他们与大股东们谈心交心,仔细明白他们的诉求,设身处地与其分析各方利害关系。大股东们从最初存在的戒备心理到试着交流,再到放下心结和理解支持,前前后后,交心“谈哭了六七个老板”。王永红先后10次深入小沙江石材开采加工区现场办公、实地督办关闭退出,先后6次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7次专题调度会议研究部署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刘军先后主持召开8次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石材行业综合治理等工作。
通过持续多个日日夜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恒达、海雅达、国隆、天华、新康、闽磊等企业,先后自愿签署关闭退出协议。退出工作实现了无强制执行、无投诉、无阻工闹事、无负面舆情的“四无”要求。
隆回县还建立了相关企业合理退出补偿机制。在认真调查摸底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落实“阶梯补偿”“早退出多补助”等机制。为石材企业关闭退出拨付奖补资金5200余万元,拨付后续转型帮扶和车辆补偿等资金3000余万元。
对小沙江石材企业果断实施关闭退出,可说是走出了矿区生态综合治理关键性的第一步。而如何治理矿区“伤疤”,再造秀美山川?是摆在隆回县委、县政府面前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沙江石材企业的关闭退出,不是我们的集结号,而是我们的冲锋号!”王永红借鉴在湘潭市雨湖区工作期间“百年锰都”鹤岭地区开发建设雨湖产业新城的成功经验,要求全县上下通过小沙江石材企业的关闭退出,在后续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作中坚持新发展理念,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他兼任生态修复指挥部指挥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项任务纳入全县重点项目管理。他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厂一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针,确保生态修复系统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
科学规划,事半功倍。他们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整改设计标准,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制定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石材企业加工区和采矿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设计的具体方案》。为确保方案编制的可行性、准确性,他们组织专业机构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部门,深入实地调查,广泛征求意见,数易其稿,最终定型。
“生态修复规划牵涉方方面面,必须精细再精细,水文、地质、土壤、气候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一定要符合高寒山区的真实的情况。”修复指挥部工程科科长邹天宇介绍道:“为切实做好规划,我与第三方公司设计人员走遍了矿区每一个角落,磨破了三双登山鞋。”
大战开始,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形成了联合作战阵势。生态恢复综合治理由县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林业、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分别配合做好复绿、水保、安全防范等方案;石材企业负责做好设备拆除及安全保障措施方案;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卫生健康部门配合做好环境污染防治方案;小沙江镇党委、镇政府负责做好石材企业关闭退出稳控方案。他们相继出台了“环境污染治理”“环保应急处置”“生态修复”“应急维稳”等4个专项工作方案。
在生态修复战斗中,隆回县特别注重科学施策、分类治理。他们将这一系统工程分成28个子项目,细化了12个到厂到区的复垦复绿方案。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改则改、宜垦则垦原则,采取“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废石清理、开沟排水、外土回填、复垦复种 、造林植草等措施,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综合治理。
注重四个“突出”,是隆回县打好小沙江生态修复战的一个显著特色。首先,突出边坡治理,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将未形成台阶的坡面修成水平台阶,把边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其次,突出尾矿处理,鼓励建房农户和相关企业拉运尾料,充分的利用好尾料资源;利用采石区填料空间,就地消化废物。同时,突出土壤治理,采取移取“客土”法,使矿区土壤覆盖深度不低于50公分,并在复绿前加入有机肥改良土壤,有效提升了复绿植物的成活率。继而,突出植被修复,选择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草种和树种,让矿山迅速披上了生机盎然的绿装。
这样一来,小沙江原石材厂开采区的面貌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原来杂乱无章的废矿石被清理一空,曾经堆放废石的斜坡被客土回填后,种上了绿油油的草皮;新建的灌溉与排水渠道,既可灌溉复垦田地,又可排放山上洪水,还能有很大效果预防出现水流淤积。
他们还在宜林地段种上裸杉、金银花、红叶石楠等各类树木和植物。共复垦矿区和加工区损毁土地1880亩(其中水田70亩,旱土106亩,其他农用地1704亩),种植各类树木512630株,总复绿面积达879亩,复绿效果良好。
为加快生态工程建设进度,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隆回县建立了领导小组常态化研究调度制度。生态修复指挥部根据小沙江高寒山区日常气候变化特点,倒排工期,抢抓黄金施工时段,快速有序地推进各项修复工程建设。
“复垦复绿,是我们国土人的职责和使命,身为一名员就要冲锋在前。”生态修复指挥部工程科副科长刘述昌说。因主抓工程质量,刘述昌在2020年8-9月项目建设施工高峰期基本没有回家,由于长期受高山紫外线暴晒,他被同事们笑称为黑“雷公”。
通过全力攻坚,总投资达25983万元的小沙江28个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全部按期竣工。修复生态总面积1253960平方米。修建修复排水沟(污水管、涵洞)36643米,砌建高标河道6835米,硬化池塘面积5600平方米。修建柏油路面17780米、砼路面21334米、泥结石路面1230米。修建桥梁2座长12米,构筑防崩落防护网2434平方米。修筑挡土墙30230立方米、挡土墙除险加固80米、防护栏21320米。
现在,小沙江石材开采和加工区的生态环境已得到全面修复,生态功能恢复良好。原石材厂适宜产业转型的5万余平方米厂房,已进行土地空间规划调整,作为扶贫就业车间进行建设,正在用于当地金银花、木耳等产业开发深加工。高质量的生态修复,一次性顺利通过了省级核查验收,得到验收组充分肯定,要求对其成功经验进行重点推介。
石材企业关闭退出了,生态环境修复了,怎样利用好绿色资源,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怎样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让当地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这样一些问题,从开始决定关闭石材企业到实施生态修复的全过程中,一直是隆回县委、县政府所思考的重中之重。
小沙江是全国金银花主产区,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种植培养面积曾经稳定在8万亩以上,后来因为市场销量调整等原因逐渐衰落。通过深入调研,隆回县确定以科技为引领,走复兴金银花特色产业的路子,发展集金银花苗木培育、生产种植、生态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规划年产金银花干花稳定在1万吨以上。
同时,着力打造集乡村旅游、药食开发、休闲康养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充分的利用小沙江镇部分村组位于虎形山花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位置的地域优势,借助“高山台地”,打造“云上花瑶”,实现金银花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努力蹚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
小沙江镇岩背村村民胡昌雄曾在石材厂打工,一年辛辛苦苦,风里来雨里去,长期在噪音和粉尘中干活,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石材厂关闭后,在政府部门和科技特派员的引导下,他把家里的荒山荒地和屋前屋后都栽种了金银花、猕猴桃,收入颇丰,腰包一下子就开始鼓起来了。
“在家里种金银花、猕猴桃,没有在石材厂那么大的劳动强度,身体好多了,收入也不比在石材厂打工少,最重要的是自主搞绿色产业,这才是长远之计。”胡昌雄满心欢喜地说。现在位于岩背村的石材加工厂房,已成功改造为金银花加工车间,使村民们的金银花实现了就地加工,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
在推动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隆回县委、县政府努力引导这一极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链向纵深延伸,切实加大金银花科学技术研发投入,着力抢占产业链下游市场制高点。湖南盛世丰花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本地大宗农产品——金银花的加工与利用。他们在金银花传统使用领域外,进一步拓宽了研发范围和应用领域。
中科院生态养殖研究所的研究根据结果得出,金银花的主要成分是绿原酸、黄酮、皂苷乙,有着非常明显的抗细菌、抗病毒“双抗”功效,且具有动物抗生素替代物潜力。邵阳市政府批准地处隆回的盛世丰花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将金银花列入“优质地方猪饲料营养调控技术探讨研究”省级科技专题,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领衔开展科研攻关,采用金银花功能性提取物——绿原酸,研发出替抗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从而将金银花产业拓展到畜牧业应用领域,逐步扩大了金银花需求市场,提高了金银花产业开发价值。其鲜花价格由4元/公斤涨到15元/公斤,大幅度提升了种植农户的收入。
大力开发生态文化旅游,是隆回县做好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引导石材厂务工村民实现绿色就业的又一有力举措。由于小沙江区域属于高山台地,地处湘中大梅山文化旅游带和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核心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夏季最高气温只有27度,年平均气温在11度左右,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最佳度暑纳凉旅游胜地”。开发特色文旅产业,大有文章可做。
这里拥有气势恢宏的大托石瀑、飞奔倾泻的旺溪瀑布群、郁郁苍苍的崇木凼古树林、原生态的白水洞云海古梯田、气韵生动的香炉山寺、怪石嶙峋的虎形山大峡谷……或层层叠叠镶嵌于云海梯田间,或掩映在古树竹木中的花瑶古寨美轮美奂……而且这里生活着一支独特的花瑶民族,服饰色泽鲜艳,生活小习惯与民族风俗别具一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
为将花瑶村寨打造成旅游名片,隆回县切实加大投入,提质、升级、改造和新建了通往旺溪瀑布、大托石瀑、龙瑶幽谷、白水洞和崇木凼花瑶古寨等景区旅游公路;投入近亿元资金,升级改造中国花瑶游客接待中心,提升了各景区游客接待等服务功能。
在加大交通运输、景区基础设施等建设力度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注重在科学布局景区景点上下功夫,邀请国内著名旅游景区规划团队统筹规划设计,引进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将矿山修复区与旅游景区进行一体化打造,在草原村原石材厂区建设高标准石窟酒店,提升了文旅产业的辐射带动功能。
尤其是他们承办的“2020湖南省夏季文化旅游节”,以“云上花瑶”为主题直播亮相全国,极大的提升了小沙江地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游客的到来,也带动了柴火腊肉、猪血丸子、瑶家糍粑、高山萝卜等当地农家特产的旺销,带动了民宿、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
“如果是旅游旺季,在小沙江地区真是一房难求,需要提前半个月左右预定才有房间住,村民或自己开办民宿或在客栈打工或出售农产品,收入比在石材厂干强多了。”崇木凼村党支部书记郑小红接受媒体采访时脱口而出。如今,当地群众也自豪地吐露真言:关闭了石材厂,摘掉了污染帽,捧回了特色“牌”,铺好了致富路。
如今,在隆回大地上,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让赖以生存的家园永葆生态文明和环境优美的理念,已经广泛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尽管2020年饱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但隆回县的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6%的上涨的速度,决胜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全县所有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获得了“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省小康推进工作先进县”等殊荣。
目前,隆回全县干部群众正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鼓足干劲,全面贯彻落实习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三高四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将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邵阳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奋力在绿色发展中谋求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
修复生态见实效,青山绿水笑颜开。结束在小沙江的采访,我们驱车返程穿行在花瑶村寨蜿蜒崎岖的旅游公路上,远望青山竞相含笑送远客,近听溪水欢奏乐曲希再来。我们不禁感叹:这里太美,这里太迷人,这里充满希望。
隆回县在坚定不移落实上级指示上,在牺牲眼前小利益、着眼未来大效益上,以强大的政治勇气和时不我待的工作魄力,用壮士断腕之举,果断而稳妥地关闭退出小沙江地区石材产业,迅速实现了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升级并举的目标,为我们大家带来了如下三方面的主要启示。
启示之一:认识提高了,思想就通了。思想一通,一通百通。隆回县在关闭退出小沙江地区石材产业中,能达到无强制执行、无投诉、无阻工闹事、无负面舆情的“四无”要求,完全实现平稳安全“着陆”目标,首要的是县委、县政府以高度的政治站位,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大家真正意识到:只有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不再是难事,我们的生存家园就会更美好。这也表明,只要思想认识高,就没有走不通的路。
启示之二:措施到位了,整改就实了。敢于担当,无坚不摧。隆回县在小沙江地区石材厂采矿区和加工区生态环境修复中,仅用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让这项庞大系统工程的28个生态修复建设项目全部按期竣工,并一次通过省级核查验收,得到验收组充分肯定。其凸显的重要启示是:重视科学施策,力求统筹推进;领导身先士卒,干部群众同心合力;工作措施得力,传导层层负责;实施各个击破,确保整改到位;如期修复生态环境,青山绿水重开笑颜。这也说明,只要责任感强,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启示之三:效果凸显了,百姓就乐了。百姓一乐,事业必兴。隆回县小沙江地区石材产业关闭退出后,在这里打工养家的大批农民工生计靠什么?一些运输大户如何转行?石材厂投资商及其厂房怎么转产?这些曾经让人担忧的问题,随着县委、县政府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让大家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变成现实,无不一一迎刃而解。走复兴金银花特色产业的路子,让在石材厂打工的农民腰包鼓了起来;开发生态文化旅游,让当地经营户和一些投资商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也让乡亲们有了更多就业门路;开辟“云上花瑶”直播新途径,让瑶家山寨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这里的青山绿水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老百姓怎能不乐?!这也证明,只要顺应民意,就没有浇不开的花。